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黄得功所摆出的阵形几乎如出一辙。
前面是刀牌手,后面是三排火枪手,再是三排长矛手。
只不过火枪手采取的是大间隔队形,密度只有刀牌手和长矛手的一半不到。
这样遇到有危险时,长矛手也能及时上前,替代火枪手形成密集的长矛方阵。
高第的降军总共三千,火枪手大概有千余人,黄得功的明军约四千人,三排火枪手加起来也同样只有一千人左右。
再就是明军两翼以及身后还有少量的车营兵。
其实,无论是黄得功所率领的明军,还是高第的降军,都端于戚家兵,或者说明末清初整个时代的步兵战术都端于戚家军。
戚家军的战法影响了整整一个时代。
戚家军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鸳鸯阵。
队长,两名刀牌手,两名狼筅手,四名长矛手,两名镋钯手加一个火兵,后来狼筅手换成火枪手,数量也从两个增加到四个。
但是实际上,这一战法极为复杂。
在南方复杂地形对付倭寇往往有奇效。
但是到了北方战场与蒙古、建奴的大兵团作战,鸳鸯阵就反而成了累赘,因此戚继光就对其进行了简化,并引入车营。
引入车营之后的戚家军就成了真正的火器部队。
不光火绳枪占比大大增加,还装备了大量火炮。
此后戚家军的战术就成了足粮足饷、枪炮糊脸。
遇到蒙古骑兵或者建奴时,先以战车结防御阵,蒙古骑兵或者建奴进攻,就以车载大炮以及火绳枪糊脸,等到蒙古骑兵或者建奴不支溃败,最后出动骑兵收割人头,这一套战术在东亚战场上可以说是屡试不爽。
登州之乱后,建奴也大踏步的进入到火器时代。
然后辽东战场上就出现了大炮互轰、排队炮毙。
东亚战场先出现的不是排队枪毙,而是排队炮毙。
因为东亚战场的大炮比欧洲的凶残得多,在欧洲战场上还只有加农炮实心弹的时候,东亚战场上已经出现了专门杀伤战斗人员的虎蹲炮,百子铳!
由于身后有建奴监军再加上待遇也要比明军好,所以八旗汉军的战斗意志普遍要比明军更强,所以每次排队炮毙基本都会以明军失败告终。
然后建奴再出动八旗兵以及蒙古骑兵收割人头。
松锦大战的八镇援剿总兵,就是这样被建奴给吃掉。
所以松锦大败的这口锅扣不到崇祯头上,更扣不到洪承畴的头上,也很难扣到王朴等八镇总兵的头上,明军打赢了松锦大战那才叫违反常理。
一片石大战,李自成的几万老营也是这样被建奴吃掉。
十全老人说建奴是靠着骑射夺天下,这话也就骗骗小孩。
此时的建奴,武器装备、战术、战斗意志还有兵员素质都堪称世界顶流,说它是十七世纪世界第一6军实至名归。
正常情况下,黄得功、高第的这次交战也将会是排队炮毙。
然而这里出了一点小意外,黄得功现对面没有携带火炮,同时为了提防建奴骑兵,就将为数不多的偏厢车及火炮摆到了两侧,而高第的降军在投降建奴后就被汉军旗夺走全部偏厢车及火炮,变成了纯粹的轻步兵。
于是,东亚战场的第一次排队枪毙就这么突如其来的上演了。
无论是对于明军还是降军而言,排队枪毙都是次,没经验,所以双方的指挥官都只能凭着自己的感觉行事。
相距大概一百步,高第率先命令刀牌手扎住了阵脚。
后面火枪手和长矛手也纷纷跟着停下,随即火枪手点燃火绳,做射击前的准备。
对面的明军却没有停下,仍旧在黄得功指挥下稳步向前推进,因为对面没大炮,黄得功觉得还可以再逼近些。
五十步距离最好。
“呯!呯呯呯呯!”
高第降军的第一排火枪手纷纷开火。
已签约漫画+实体书出版前世惨死,一朝重回全网黑时期,反正被黑,不装了!暴躁女神,横空出世,综艺一播,圈粉无数!全球富盛氏掌舵人看到综艺这女孩好眼熟?亲生父母,五个哥哥,十几个侄子侄女前前后后来认亲,追着抢着非要宠!有人传娱乐圈毒瘤盛问音和九金影帝祈肆绯闻。盛问音开直播澄清没有的事。盛家全家弹幕我们相信你!话音刚落,直播里祁影帝半身赤裸从她卧室出来...
他懵了。。。原来他重生到了S3这个年代!面对中国电竞多年无冠,面对的邀请,晨歌会做出如何选择?...
一场意外,她被家人陷害,竟现自己怀孕了!五年后,她强势归来,渣,她要虐,孩子,她更要抢回来!天才儿子出手,转眼将她送上食物链顶端,各界大佬对她俯拜服!但她没想到,意外结识的自闭症小萝莉,竟然送她一个难缠的大Boss!婚前,他拉着小天才,买娃送爹,童叟无欺,虐渣天下无敌!婚后,他带着孩子跪榴莲,老婆,对不起,咱们一家子的马甲都没捂住...
假太监?呵!皇宫里只有一个男人,其他的都是太监。我就是那个男人。假太监,你有女人吗?我有皇后。公主,贵妃,女将等经常找我。你不怕砍头吗?我有霸王神功。石毅也很无奈,这些都是从冷宫皇后交易开始的...
快穿世界中,无数任务后,白苏终于回归现实。蜗居一间,证件一张,伤腿一条。赤贫开局,做个龙套又如何这一次她只为自己活多年后名导惊喜直接进组她来还需试镜同行郁闷苏提名了看来又是陪跑影...
简介关于谍战我的绝密生涯在归国的游轮上,红党地下特工杨崇古无奈之下,卷入了复兴社特务处与日本特工的暗斗。为了保全自己和组织的安全,顺利完成组织交代的各项任务,杨崇古披荆斩棘,步步为营,屡次周旋于军统日特及76号的同行之间,只为祖国的胜利,贡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1936年4月,在一艘法籍的游轮上,故事就此展开...